论坛入口目录 › 论坛 › 数据科学 › e成科技首席数据官邬学宁成功入选“中国数据科学50人” 该话题有0 个回复, 1 个参与人, 由scimanager在2年 6个月 前最后回复。 正在查看 0 条回复 作者 帖子 2020年1月1日 - 下午5:05 #326 HelpfulUp0DownNot Helpful scimanager会员 2019年12月20日,“数据科学50人”在第一财经数据盛典上正式发布,e成科技首席数据官(CDO, Chief Digital Officer)邬学宁成功入选。 △ 2019数据科学50人榜单(部分) 邬学宁,e成科技首席数据官,前SAP硅谷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管理变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长期致力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与应用,在人力资源、零售、金融、制造、医疗、智慧城市等不同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经验。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爆炸时代,数据科学成为现代商业文明新的助推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大利器,数据科学家得以洞察和改变业务运转的底层逻辑,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现象中挖掘本质,从无序中寻找规律,从而帮助解决业务问题,进行业务创新,赋能产业引领未来趋势。 数据科学天然适合人力资源行业,因为人力资源的主体是人,而人就是数据的集合体。每个人以出生为起点,延伸出的生命线就是不同数据的集合,从冰山上的个人档案、知识技能,到冰山下的社会动机、个性特征、自我形象、社会角色、价值观,都可经过数据化处理,形成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画像。 △ 人才画像的形成 上升到组织层面来看,组织是一张张画像的集合,从岗位画像、人才画像,上升到组织画像,甚至行业画像。在画像数据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可以动态、精准地呈现组织人才分布,计算人岗匹配率、组织效能等重要企业数据,辅助决策。 “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让HR从管理向赋能转变,今天的管理源于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当时为了提升效率,规范工人的每个动作节拍,本质上是把人看成机器的延伸,某种程度上是反人性的。建立在经典管理基础上的人力资源三支柱理论今天也面临变革,管理科学/人力资源面临的变革如同一百年前量子力学对牛顿经典力学的颠覆。 今天,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企业传统的科层式结构弊端日益明显,高效的小组制工作模式日渐流行,企业组织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航海时代以来建立的公司制度和工业革命基础上建立的劳动关系都面临挑战,对员工进行赋能而不是管理将成为潮流。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和HR产生的化学反应迸发无限的可能,比如:通过HR物联网,追踪员工的动态大数据,将员工行为数据与绩效挂钩,让绩效管理更加真实有效,而不仅仅是考勤打卡刷脸;通过AR/VR进行员工游戏化培训;通过脑电波地图而不是面试来分析候选人…… 人工智能/自动化将替代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是我们的好帮手,使工作变得更有温度,更有人性,人力资源将是未来10到15年变革最大、最令人激动的行业。” 邬学宁说道。 作者 帖子 正在查看 0 条回复 抱歉,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保持登录状态 登录 欢迎来到人工智能版 →